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火箭炮车

十年残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倚天中文网 www.ytzw.net,最快更新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包头,经过了连续7年的水土保持和植树造林,包头的冬天变得潮湿了一些,特别是从贝加尔湖引入到包头的水,带着贝加尔湖的一丝清凉,在各种人造景观和水景的配合之下,把包头从一个北方城市,变成了有些像是水城的样子,让包头的居民更加享受休闲时候美景。

    由于中国在电力上面的使用和发展,电力的深化运作之下,特别是一些临界,超临界的状态的机组,让中国的发电量已经激增到了千亿,甚至更多的程度,电力对于中国来说,也不再紧张了的,除了引水的造型之外,还有各种的景观灯,让整个中华大地,变得光明了起来,特别是夜航的飞机,在飞过城市上空的时候,辉煌的灯光之下,很容易分辨出城市和农村的区别。

    处理了一天的工作,杨元钊略显有些疲劳,他坐在专车之上回去休息,透着车窗,看着外面热闹的街区,他的思绪似乎也回到了穿越之前,他甚至有些怀念,当时他开着摩托,在密集的车流之中川流不息,他还年轻,哪怕穿越8年,不知道是不是穿越时候改变,让他的身体丝毫都没有变老,还是8年前穿越时候的样子,甚至是精神和精力上面,也更加的出众,就每天处理的文件来说,他处理的数量却是刘澍的3倍以上,要知道,总理府的编制巨大,刘澍的秘书最少比杨元钊多出一倍,处理的工作也没有杨元钊多。

    只有站在高度之上,才能够了解世界的实质,目前的欧洲大战,甚至即将开展的太平洋战争,说白了,是两种势力和体系之间的对决,甚至德国所处的地位有些尴尬,只不过开工没有回头箭而已。

    太平洋战争,将会是中国崛起的最后一战,只要是中国能够在太平洋战争之中,打败美国,中国的崛起将无可抵挡,而协约国跟同盟国之间的战争,也就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

    哪怕为了太平洋战争做了充足的准备,甚至中国在20世纪初的时候,就拥有了超过这个时代40年的武器,可是武器永远不是决定一切的,否则的话,战争的双方,只要在战场上面,摆一摆武器,看谁的武器强,谁的武器弱就可以了。

    中国在准备,武器,甚至是布局上面,都有优势,且占据了整个太平洋上面重点的区域,可是这些都不足以成为胜利的绝对筹码,战争要一点点的打,战争的优势,将会成为战争初期的优势,只有深化和强化这个优势,才能够保证最终的胜利。

    滴滴滴,副驾驶上,秘书拿起了对讲机,中国暂时没有弄出来手机和对讲机,却把无线电比较深入的运用了,用一些简单的信号,代表这某种意义,就如同后世的BB机一样的,不过因为电子水平的不足,每一个价格较高,信号强度不大,也就是杨元钊等少数高层才会用到。

    “是秘书室打来的,有急事!”秘书很快的从上面的几组编码上面,看到了答案,回头跟杨元钊说道。

    杨元钊点点头,秘书很快给司机下达了命令,汽车加快了速度,向前快速的行驶,很快的进入到了一处政府厅局,看他的牌子,是包头市土地局,在亮出了证件之后,征用了机要室的保密电话,经过了简单的联系之后,秘书告诉杨元钊,是阴山基地传来消息,火箭系统获得了突破,成熟的火箭炮车已经制作出来了。

    火箭系统,杨元钊眉头一挑,火箭作为的下一阶段导弹的前置研究,一直以来都是杨元钊所关注的,不过再向前迈进这一步之后,就很久没有发展,火箭筒下一步改进非常困难,一直都是停滞不前的,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之后,杨元钊提议,从单兵火箭筒延伸开来,放大他的体积,研究更强大的火箭。

    火箭,出现的时间很早,最早应该是烟花上面,中国传统的烟花很早就把火箭给制造出来,甚至在封建社会,还有一定的军事用途,比如说,在箭杆上捆绑火箭,或者制作出大量火箭集成的突火箭,可是火箭制作简单,却有一个巨大的缺陷,无序性,精度无法控制,甚至一定程度上面,还会向后打,容易误伤,且保存不易。

    科技发展到目前的阶段,特别是中国在材料学上面的进步,已经拥有了更进一步的肯能性,杨元钊的提点是放大火箭筒,为的就是制作出有战斗力的火箭,这不但对于飞机和直升飞机有重要的作用,在陆军战略压制武器上面,也有巨大的作用。

    不过火箭制作的难度相对较大,在设立了研究组之后,刚开始有巨大的进展,可是成品拿出来,无一例外的都是可控性较差,哪怕使用了中国比较成熟的火药,也同样如此,理论方面没有进展之前,要制作出可控性强的火箭,这非常困难。

    转折点是在1915年11月,也就是半个多月之前出现的,西北大学空气动力和流体力学研究院,经过了长时间的研究计算,特别是超大型计算机的连续不断运算,终于解读了一些基础的理论,提出了高超声速无粘流理论和气动力的工程计算方法,这个计算方法虽然不算完善,却解决了火箭的大部分的理论,并且让火箭弹的发展有了一个重要的基础。

    本身,中国在材料,在发动机,在火箭力学和流体力学上面,都有极大的根基,加上经过研究和实战出现的一系列的科学家,特别是在火箭领域,有相当研究的这些学者,被超过3亿美元的资金推动下,开启了新一代的火箭的研究,不考虑制导性,不考虑精确性,只考虑威力和射程,的终于完成了一个射程在70公里,作战部位的拥有30公斤的大杀器。

    不过这玩意,命中率就很差了,哪怕经过了调整,最少也有500米的误差范围,比起过去的火箭来说,有了巨大的进步,却依然无法应用到的战争之中,远程压制,100米算是可以接受,500米就太大了,真的是齐射的话,也无法保证精度。

    一个实物的出现,促进了理论的更进一步,一些理论上面的错误,被实物一步步的验证和推理,不得不说,这样的工程,不是小小的企业或者是研究室能够推动的,按照目前中国的加工成本,一个填装了火箭燃料,战斗部在30公斤,飞行距离在70公里的火箭,他的造价相当于一架战斗机四分之一,关键是火箭发动机价格昂贵,火箭跟炮弹一样,只是一次性,一旦发射出去,不管命中不命中,都会毁掉的。

    作为最尖端的实验室,他们一次性就完成100发进行测试,然后在众多的偶然之中,寻找着必然,在庞大的资金和实验强度之下,最多根据不断的测试,未来可以减少到100米之间,也推动了中国的火箭理论从最基础的创立,逐步的走向成熟。

    这是一个不错突破,却无法使用到实战上面,毕竟,武器在实战上面,需要的稳定性,在研究人员逐步减少,在100米之内的时候,遭遇到了问题,哪怕是减少1米的误差,需要的时间都要三四个月,甚至可能到70米的时候,就无法进行下去,这跟杨元钊提出的精确制导武器,有着巨大的差别。

    杨元钊因为日理万机,只是偶尔提点一下,可是在固定的回访的时候,却发现火箭研究所居然把目标偏差到这种方向了,在芯片没有获得突破,甚至火箭技术进展到导弹技术之前,单纯依靠理论上对火箭进行控制,那难度非常的大,火箭装载的东西太多,燃烧也不可能匀速的进行,可控性非常差的。

    可是对于火箭而言,从来都不是单个使用的,无论是后世的火箭炮车和反坦克火箭仓,都是以数量取胜,用的就是一定数量的优势采用的范围覆盖,别说是100米的误差,500米的误差也无所谓,毕竟火箭炮部队,需要的不是准确性,而是威力和射程,如果真的需要精确的话,12发,甚至是120发,就可以了,只要能够通过调整,让误差跟覆盖率笼罩一定的区域之中,这个武器,将会成为陆军和装甲部队,最大的敌人,甚至是噩梦。

    这样的提点如同画龙点睛一般,哪怕是之前误差在150米的时候,根据火箭理论,也可以通过模糊瞄准,用多个火箭覆盖的方法,只要火箭数量超过10个,反而误差会缩小到最大误差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一的程度,这样下来,只要一个火箭炮车,拥有12个以上的炮仓的话,精确度会达到40米以内,这对于70公里的射程而言,已经基本拥有了实战的基础了。

    在得到了指点之后,火箭研究所就投入到了紧张的研制之中,现有的材料,只是做了简单的调整,就拿出了第一台有实战意义的火箭炮车,这不,急匆匆的过来报喜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