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山西新军

十年残梦 / 著投票加入书签

倚天中文网 www.ytzw.net,最快更新钢铁时代最新章节!

    “不就是新军,很难么?”杨元钊歪着头看着王金铭,平静的说道:“山西现在有没有新军!”

    王金铭仔细的想了一下,摇摇头,按照他所知道的新军部署,确实是没有,点头道:“没有!”

    山西还真的就没有新军,山西人口众多,幅员辽阔,晋商又是中国少有的,掌控着庞大资金的一个势力,这样的势力,如果真的想的话,怎么可能没有新军,就算是最弱的中原等省,都接二连三的冒出来新军,更何况是山西,估计每个晋商家族拿出10万两,就轻松的建设期一个新军,关键在于,晋商们对于新军,并不感冒。所以,哪怕是后世历史上,辛亥的时候,山西新军只有一个营,作为营长的阎老西,这才成为了山西王,现在,阎老西还在日本上学,不知道到回来没有,这个空缺,杨元钊不愿放过,末世即将到来,混乱的民国即将拉开帷幕,哪怕他在不想,也必须要有自保的能力,军队是这个时代最好的保障能力。

    包头拥有良好的基础,有包垦公司,包头公路公司,还有新近成立的棉纺织厂,杨元钊已经尽可能多的笼络起了一部分山西晋商,晋商关系网可以为他所用,再有个什么的推动一下,起码民团是没问题的,甚至可以获得自建一只新军。

    别管他民团,还是新军,几十年前,太平天国的时候,曾国藩不同样是从民团开始的,创造了大名鼎鼎的湘军,极限时候,几十万,李鸿章的起家也是在那个时代,只要有了名头,有钱有枪,往里面赛多少人。拥有多少的实力,还不是随口说了算的。

    就杨元钊的本心而言,民团,甚至比新军要好。可是从资格和官位上面,当然是后者比前者好,具体怎么看,就看机会。

    看着王金铭若有所思,杨元钊笑道:“那不就结了,你觉得是没有新军更容易操作,还是已经有了再加更容易操作!”

    王金铭愣住了,他发现,自己似乎走进了某种误区之中,在北洋严密控制的区域。新军真的很难,冯玉祥要想扩军,除非他能够更上一层楼,营管带,在北洋之中。只能够算是刚刚进入中级官员,向上的标统,协统,甚至是镇统制,那就不是一般的困难了,要么是北洋老人,从小站练兵期间。就一直在北洋的,要么,就是崭露头角,被袁世凯看重的,这两者冯玉祥都没有,估计在营管带这个职务上面。最少应该多呆几年。

    这也是冯玉祥头疼的原因,或许,从高层入手,借助着杨元钊这边的支持,用金钱开道。说不定,就可以升一级,可是再往下,就非常困难,不说是北洋军的镇统领,就说是协统,那个不是从小站开始,就崭露头角,是袁世凯的嫡系之中的嫡系,冯玉祥这样,武卫军出身的,还是要稍稍差一点。

    反倒是另起炉灶,先用士兵,给西北这边打下良好的根基,然后逐步的活动,如果西北这边,能够形成新军一个标,他说不定可以借助着西北的力量,在包头完成从营管带到标统,甚至是更高的转换,退一步海阔天空。

    王金铭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之前只是局限于经历,没有看到更广阔的天地,现在有了杨元钊的提醒,就豁然开朗了,没有多说什么,可是心里已经下了决定了。

    接下来,王金铭不再提新军的事情了,杨元钊也当然知趣的没有多说,不知道怎么的,就谈起了同盟会送过去的人员,杨元钊很是听到了一批名人,甚至其中的几个,还是黄花岗起义牺牲的那些,杨元钊心中感慨,这些优秀的革命者,如果能够学到一些军事技能,会不会在黄花岗起义之中,就不会死,想了半天,杨元钊最终还是没有一个答案,这个时代的清廷,已经处于衰落的边缘,却也不是二把刀的革命党人能够推翻的,如果不在新军之中,尽可能的扩大影响力,革命只是依靠几个人,几十个人,根本就不会有大的改变。

    中国革命,在国外看来,有些像是一个笑话,没有一个可以鼓动的阶级,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只是一群热血青年和众多的野心家,依托着清末复杂的背景之下,这才勉强的达成了革命成功,这样的革命后果巨大,接下来将近20年的战乱,纷杂的主义和路线问题,让中国失去了最为关键的20年,到了二战时期,列强们基本上完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产能和科技水准,超越了中国太多太多,别人战舰大炮坦克,中国,甚至连步枪都生产的磕磕绊绊的,怎么能够不挨打。

    感慨了几声,询问了这些进步青年的表现,王金铭似乎非常满意,这些青年人,有一股朝气,有一股锐气,更重要的是,拥有者信念,哪怕是身体素质,比不上普通的农民,却也迎头赶上,现在已经成为营内的核心。

    有文化和没文化的,在旧式的军队之中,不明显,士兵就是炮灰而已,可是在新式陆军之中,文化决定着眼光,也决定着发展的层次,越是到了高级的程度,文化的重要作用,就凸现出来。

    一番畅谈,王金铭说的多是东北方面的事情,除了军队上面的,还有政治,经济方面的,东北此时,经过了闯关东和东北民众们不懈的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根基了,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城市带,现在已经有了大城市的迹象,市民众多,甚至拥有简单的工业。

    当然了,杨元钊也向着王金铭介绍包头的发展,王金铭是少数几个知道包头这边情况的人,可是那都是浮光掠影的,现在,杨元钊亲自介绍之下,王金铭这才知道,小老弟当年所说的,建设一个中国的鲁尔,是真的是踏踏实实的来做的,短短几个月时间,四个大规模的工厂已经开始生产成品了,还有一个投资巨大,可以说是中国,乃至整个亚洲最大的纺织集团,别的地方,可能要三年,甚至五年才能够发展到这一步。

    在杨元钊看来,包头这个工业的种子,已经彻底的扎下来去了,未来,是否能够平稳的生根发芽,一定程度上面的还是取决于的实力。

    在值之前,杨元钊没有能力建设军事力量,依托四大家是不行的,中国的宗族势力,一定程度上面,影响的很多,他挑选去东北的,也是家世清白,甚至是逃难到包头的人,很少去选择宗族势力,这样的人员,只要保证思想和待遇,就可以牢牢控制,此时的杨元钊根本就没有更大的目标,他唯一想的就是,建立一个属于包头,属于西北,甚至是属于中国的工业体系,为未来多灾多难的中国,保留一点的元气,不至于被战乱所毁掉。

    王金铭急于回到东北,没有在这里过多的停留,匆匆的离去了,虽然没有肯定杨元钊的意见,杨元钊估摸着,春节前后,冯玉祥会把人给送来,或许现在,就可以提前的准备了,之前,刘澍说过,现在管理人手比较的缺乏,毕竟,多了几千名女工,宿舍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彻底的建成,到时候,只是依靠四大家的力量,有些捉襟见肘,四大家的人员除了要在包头之外,还需要保护商队。

    暂时先这样,进入到冬季,东北,西北,甚至蒙古,这边的商队,都慢慢的回归,真正要出去,要等到开春之后,正好,那边的人员过来,也接的上,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预先把军营给建好。

    军队,可以说是包头的一个重点的方向,军营也不同于民宅,安全知识一个方面的,它在平时,可以成为普通居住的地方,战时,必须要成为堡垒,即便是被优势兵力包围,固守待援之下,也需要能够坚持相当长的时间,这一点,一直都是东方军队不重视的地方。

    军用工程,无外乎钢筋混凝土,这个时代的钢筋混凝土,对于100毫米以下的重炮而言,简直是克星一样的存在,对于大部分的房间,甚至是明暗火力的布置,都会采用50厘米以上的混凝土浇筑的,钢筋直接由杨元钊出,水泥直接弄水泥厂的,听说李明生最近又研究出来一个新水泥,硬度上面,原来的水泥,要强不少,索性,就用到这个上面吧。

    一两个月的功夫,时间还早,等这边的大建设告了一个段落之后,把包头的军营给布置出来,就放在工业区的旁边,那样便于管理和保护,一个营军营,最多就是100个房间,以三层小楼的模式,来上几十个人,就差不多了,只要棉纺厂的项目差不多完工了,就可以抽调人员过来。

    一股股的冷空气接连的南下,让包头的气温急剧的下降了,进入到10月之后,这种情况尤为明显,棉花也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了,虽然说,再种几天,还可以,但是寒冷的气候,对于棉花的生长很不利,在经过了一系列的计算和测试之后,棉花采摘的日子,终于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