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他不由的在心中暗骂陈逸有些傻,如果将这瓷器出售给高存志,绝对能够得到高存志的好感,拉上关系之后,在古玩行当之中,得到的东西,绝对比他这个小古玩店主所给予的要多得多。
高存志和许国昌二人也是一愣,然后相视一眼,心中充满了感慨,他们之前想了许多可能,却是没想到陈逸这小伙子想留给刘叔,此时高存志眼睛一亮,果然没有看错这小子。
许国昌也是感叹,他身为一家拍卖行的负责人,每天见到各行各业的人,可是有些人为了利益,甚至连朋友和家人都能出卖,这小伙子能有如此气节,可以说非常难得。
而王老板看着陈逸,面上带着不敢置信,他之前猜测陈逸绝对是要趁机抬高价格,事实却是远远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此时此时,对于刘叔,他心中突然充满了嫉妒。
“小逸,你的好意刘叔心领了,只是刘叔那里不需要镇店之宝,有了镇店之宝,估计店里的东西都给压下去了,都顾着看宝贝,谁还会买店里那些垃圾玩意,卖给高大师是你最合适的选择。”
刘叔背地里眨了眨眼睛,将眼中的泪光隐藏下来,然后对陈逸说道。
陈逸顿时急了,“可是,刘叔……”
“别可是了,刘叔要是想要镇店之宝,早就掏钱去买个了,二三百万的东西,我还是能买得起的,问题是我们店里根本不需要,所以,你给我我也不要,明白。”
刘叔语气重重的说道。
高存志笑了笑,也是明白刘叔的用心,“好了,陈小友,我给你出个主意吧,你把瓷器先出售给我,就权当放在我保管了,等到刘老板什么时候想要镇店之宝了,你再用同样的价格买回去,怎么样。”
“高叔,这样不行,您不是吃亏了吗。”
陈逸急忙说道,他清楚的知道古玩的收藏不仅仅是因为其中蕴含着艺术,还是因为它的收藏价值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提升,几个月前是这个价,几个月后价格就是抬高,这就是盛世的古玩,乱世的黄金。
“怎么会吃亏了,这东西在我这里,可以为我招揽更多的顾客,说起来我还赚了呢,别犹豫了,我让工作人员起草一份协议,以后可以随时来赎回这件瓷器,就这样定了。”
不给陈逸考虑的时间,高存志斩钉截铁的说道。
看到这一幕,陈逸无奈的坐回了椅子上,不明白怎么就这样答应了下来。
“你小子别愁眉苦脸了,高大师不是说了吗,什么时候赎回来都行。”
看到陈逸的模样,刘叔顿时拍了拍他的肩膀,让陈逸面部的表情更加痛苦。
看到陈逸痛苦的模样,刘叔干笑了两声,“咳,刚才一时激动,手重了,你小子别在意啊。”
陈逸摇了摇头,从刚才的事情中回过了神,他明白刘叔这是为自己好,只能以后找机会再报答刘叔对自己的照顾了。
看着这件瓷盘,陈逸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高叔,关于这件瓷器,我有一个问题想要询问您。”
“哦,陈小友有什么问题,不妨说出来听听。”
高存志面上带着笑容说道,陈逸的品姓,非常对他的胃口。
陈逸将盘子从桌子中央处轻轻拿了过来,然后指着底部的秋叶款识说道:“高叔,这秋叶款识并没有带年号,也没有任何时间信息,您为何断定它是后期制造出来的呢。”
“呵呵,陈小友这问题问到点子上了。”
听到陈逸的问题,高存志顿时一笑,这个时候还不忘询问不懂的古玩问题,果然是可造之材。
“陈小友,这是因为康熙早期制造的瓷器,基本上都是无款的,而在康熙中期才逐渐有款识出现,这秋叶以及钟鼎款识,在五彩瓷器上居多,是康熙中后期才出现的款识,至于为何断定它是后期制造的,是结合着瓷器釉色,之前不是说了,瓷器釉色偏软,已经向粉彩转变了,这是康熙后期瓷器的特征,所以,结合着这种种特征,这瓷器就是后期制造出来的,并不是仅仅因为款识而确定的。”
高存志笑了笑,用通俗易懂的话语向着陈逸详细讲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ps:跪求推荐收藏,一张推荐票换一张鉴定符,童叟无欺。
;
在这片浩瀚无际的大地上,一直流传有关圣者的传说。这里种族林立,强者一念之间乱天动地,一怒之间流血漂橹。群雄并起,诸王争霸,且看一个巫族少年从大荒走出,书写...
本部书厚积薄发,越是向后的章节越是精彩,亦越显笔者功力!作品采用复古派结合现代的表达方式,叙述了主人公顾子瑶从少年步入道界,直至渡劫期,经历的一系列世间万象修真历程及世事无常。在感官及内心活动中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一段饱经历练坎坷,史诗般的修真史...
回到都市的楚辞本欲平凡度日,谁知却遭遇未婚妻的逼婚。楚辞满脸懵逼,望着天仙般的未婚妻,无奈的说道我知道我长的帅,但我真不靠脸吃饭,你换个靠脸吃饭的祸害成吗?形形色色的美女不断涌入楚辞的生活,使得楚辞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破,他的身份也开始慢慢显露...
富二代,高富帅,变态特种兵,被甩了,很伤心。出国留学,意外爆红网络。星探来找,签合约,练习出道。然后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一切看似意外,其实早已命中注定分享书籍韩流明星作者留口东坡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韩流明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依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生逢乱世,异族入侵,且看大明最后一个进士如果力挽狂澜,拯救最后的汉人传承。...
那一年李自成得意洋洋,直捣黄龙那一年多尔衮蓄势待发,跃马中原那一年明朝的官员糊里糊涂,不知前途那一年历史的长河多了一个卑微的生命不甘当奴才的人们,发出了怒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