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四人一起来到了名震天下的琉璃厂。
硫璃厂原来是烧制琉璃瓦的作坊,后来大家都把琉璃制品拿到这里来交易,逐渐形成了热闹的集市。
朱由检和客青青两手各抓着一串糖葫芦,蹦蹦跳跳地在前面走着,国诚和王承恩并排在后面跟着。
只不过王承恩眼睛一直盯着朱由检,国诚的眼睛一直在扫视着街边的小摊。
要说大明烧制琉璃的水平还真高,一件件工艺品真可谓是巧夺天工,青翠的植物琉璃雕塑,仿佛一阵风吹来,叶子就会飘动;逼真的动物琉璃好像被人定格在了雕塑的那一瞬间;多彩的人物琉璃美目流盼,真如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更多的是日用品,像什么笔洗啦、花瓶啦、碗啦、勺啦,等等。
这一切让朱由检和客青青看得笑咪咪的,简直像走进了童话的殿堂。
国诚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瓶子,这些瓶子美则美矣,但却太大了,用它装香水,那得卖多贵,又得用到哪一年呢?看来国诚这一趟要走空了,有谁会闲得没事,做一个只能装半口水的小瓶子呢?
朱由检倒是收获颇丰,一会儿,王承恩身上就多了好几件琉璃制品。
本来这搬运工的倒霉差使是轮不到王承恩、王大总管的,但国诚说要微服出游,不带侍卫,所以朱由检看中东西一指,王承恩就得付钱外加搬运,怎生一个苦字了得呀。
看到王承恩投过来求援的眼神,国诚道:“阿检,买这么多琉璃做什么呀?”
“送人呀,”
朱由检笑咪咪地说道,“送给皇……姓黄的老爷爷和爹、娘,还有国诚哥你呀。”
国诚心中一甜,想不到小家伙在这时候还记得自己呀,心中大为感动,于是决定严肃地批评他一顿——真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刚才那几样小玩意可花了不少银子呢。
“阿检,你知道琉璃不能随便送人吗?”
国诚决定编一个瞎话,一个能断了朱由检再买琉璃的念想的谎言。
“啊,我没听说过耶。”
“药师佛说,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
也就是说,送琉璃有祝人成佛之意。”
“这不是挺好的吗?”
国诚翻了翻白眼,这个阿检简直是选择性白痴,自己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还听不出什么意思,难怪历史上会被袁崇焕忽悠。
“佛住哪里?住在西天极乐世界呀。”
“哦,原来送人琉璃就是愿人家早登……”
朱由检吓得不敢往下说了。
周围的摊主一个个气得脸色铁青,今天的生意算被这两个小家伙搅黄了。
刚开始听国诚背佛经时,大家还连连点头,一是小家伙声音清脆甜美,二是把琉璃的好处说得是淋漓尽致。
没想到这头还没点完,那小家伙就开始曲解佛经,把辟邪转运的琉璃说成是恶毒的诅咒。
我们做点小本买卖容易吗,虽说我们这生意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但你这么一说,我们是十年难开张喽。
果然,小家伙的话一说完,那些正在欣赏琉璃的顾客忙不迭地把东西放下,像摸到了烫手的山芋。
客青青听得目瞪口呆,她正想拿自己的私房钱买一个诸葛亮的塑像送给国诚呢,因为那塑像很像长大版的国诚。
王承恩听得心中是暗挑大拇哥呀,瞧瞧国诚,多会说话,一句话就把皇孙殿下的想法扭转过来。
这要换了别人,“噼里啪啦”
一顿数落朱由检,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激化矛盾的。
突然,客青青发现国诚眼光直直地盯着自己,嘴里喃喃地念叨着,“真漂亮呀”
,心中不由地又喜又羞。
喜的是国诚终于发现自己的美了,不枉自己这几日天天在他面前晃悠,也不枉自己今天精心的打扮;羞的是,国诚居然在大庭广众面前夸赞自己。
国诚急急的朝她冲来,客青青还没打算好是该佯装羞怯避开,还是勇敢地迎上去,却发现国诚绕过自己,向后面的一个琉璃摊冲去。
她气呼呼地哼了一声,跑到前面去了。
那个琉璃摊非常特别,卖的琉璃都是无色透明的,做得非常粗糙,别说神似,连形似都没有,比起别人五彩琉璃工艺品,差得不是一星半点,难怪这半天都没人光顾。
在这片浩瀚无际的大地上,一直流传有关圣者的传说。这里种族林立,强者一念之间乱天动地,一怒之间流血漂橹。群雄并起,诸王争霸,且看一个巫族少年从大荒走出,书写...
本部书厚积薄发,越是向后的章节越是精彩,亦越显笔者功力!作品采用复古派结合现代的表达方式,叙述了主人公顾子瑶从少年步入道界,直至渡劫期,经历的一系列世间万象修真历程及世事无常。在感官及内心活动中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一段饱经历练坎坷,史诗般的修真史...
回到都市的楚辞本欲平凡度日,谁知却遭遇未婚妻的逼婚。楚辞满脸懵逼,望着天仙般的未婚妻,无奈的说道我知道我长的帅,但我真不靠脸吃饭,你换个靠脸吃饭的祸害成吗?形形色色的美女不断涌入楚辞的生活,使得楚辞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破,他的身份也开始慢慢显露...
富二代,高富帅,变态特种兵,被甩了,很伤心。出国留学,意外爆红网络。星探来找,签合约,练习出道。然后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一切看似意外,其实早已命中注定分享书籍韩流明星作者留口东坡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韩流明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依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生逢乱世,异族入侵,且看大明最后一个进士如果力挽狂澜,拯救最后的汉人传承。...
那一年李自成得意洋洋,直捣黄龙那一年多尔衮蓄势待发,跃马中原那一年明朝的官员糊里糊涂,不知前途那一年历史的长河多了一个卑微的生命不甘当奴才的人们,发出了怒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