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孙打铁已经把剩余的蒸馏器全部打出来了,他长吁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在蒸笼般的小隔间里打铁了。
其他的铁匠已经把铁栅栏焊接好了,他带领铁匠把铁栅栏装在以前围墙上剩下的立柱之间,一面新颖别致的围墙顿时出现在街坊们面前。
这种围墙既通风秀气,又可以防止梁上君子越墙而入,让这些邻居好生羡慕。
有头脑灵活的,如客印天之类,已经拜托客青青说情,请国诚让铁匠们帮他们也装上这种围墙。
国诚答应,等铁匠们忙完了儿童乐园的滚轴等细部零件,就帮他们改装。
不过人和人之间还有有差别的,像客印天这种人,就坚决不能收费,而其他阿猫阿狗则坚决不能免费。
这话一出,直乐得客青青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趁人不注意,在国诚脸上亲了一口。
在毛巾数量到达一千条以后,国诚命令郑双平带领所有工人配合木工队做防摔木板。
明朝还没有发明泡沫塑料,不可能垫一地的泡沫塑料,所以国诚让木工把木头拼成两尺见方的木板,然后由裁缝在木头的一面铺上厚厚的棉花,然后用防水布包起来,这样的地板,除了比泡沫塑料重一点之外,防摔效果是一样的。
除了地板,像什么立柱,墙壁,还有玩具等等全部都用棉花包起来了。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想自杀的到这里可能会气疯的,因为根本找不到自杀的方法。
儿童乐园的雏形已经出来了,香水工坊、毛巾织造局,香皂制造馆也是捷报频传,现在已经制造出了5000瓶香水,当然香水瓶用的是吴法吹制出来的仅能装1勺半(勺,明朝计量单位,约重15克)的玻璃瓶;毛巾厂的动作稍微慢点,因为他们的精力大部分放在儿童乐园里,现在有毛巾1000条;香皂厂从外面挖来了好些制皂工人,现在也制造出了500块香皂。
王承恩看到这些东西,仿佛看到了闪闪发光的银子,他对国诚说:“国公子,可以开卖了吗?我猜这些东西一定能在市场上大卖,咱们可以坐等收银子了。”
“不知道王公公有没有听过买椟还珠的故事?”
国诚看了看香水、毛巾和香皂的样品。
“国公子的意思是,我们给这些东西配上漂亮的盒子,然后让顾客把货物再还给我们?国公子,你比我们还狠哪,不过这主意,我喜欢。”
王承恩哈哈大笑起来。
国诚正色道:“我们的货肯定是要配上好的包装的,这当然不是为了让顾客把货还给我们,如果顾客把货还给我们,说明货物质量不好,这不是什么好消息。
我们把货包装好,可以卖个高价。
比如现在这三样货,香水大概能卖1两银子,毛巾大概可以卖4厘银子,香皂可以卖个1钱银子。
如果用钱小锯做的盒子……”
国诚把香水、毛巾、香皂装进三个精致的小木盒里,问道:“王公公,你看这些东西能卖多少钱?”
王公公接过盒子,眼睛一亮:“这……这还是我们做出的东西吗?这香水,起码得卖3两银子,这毛巾,1钱银子,这香皂,少了5钱我不卖。
不过国公子,大家买得起吗?”
国诚淡淡一笑:“这东西原本就不是给普通人用的,京城里有钱的人多的是,我们的产品正是为他们准备的。
不过在开卖之前,我们得先见一个人。”
“谁。”
“皇帝陛下。”
经历上次事件,万历皇帝、郑贵妃对朱由检和国诚的印象特别好,王承恩一禀告,他们二人就同意接见了。
“国诚,你这次怎么又来见朕了,是不是修那个儿童乐园遇到什么麻烦了?”
万历皇帝一想起上次出了7000两银子,就觉得肉痛,如果王承恩迟个一两天提银子的话,说不定会反悔的。
“儿童乐园正在稳步推进之中,这次前来面见圣上,主要有两件事。”
“什么事,只要和银子没关系,一切都好商量。”
朱由检上前一步,递上三个锦盒,道:“这是孙儿、国诚、王承恩、曹化淳感念圣恩,特意研制出来的三个小玩意,献给皇爷爷和皇贵妃奶奶。”
内侍接过朱由检手中的锦盒,转呈万历皇帝。
在这片浩瀚无际的大地上,一直流传有关圣者的传说。这里种族林立,强者一念之间乱天动地,一怒之间流血漂橹。群雄并起,诸王争霸,且看一个巫族少年从大荒走出,书写...
本部书厚积薄发,越是向后的章节越是精彩,亦越显笔者功力!作品采用复古派结合现代的表达方式,叙述了主人公顾子瑶从少年步入道界,直至渡劫期,经历的一系列世间万象修真历程及世事无常。在感官及内心活动中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一段饱经历练坎坷,史诗般的修真史...
回到都市的楚辞本欲平凡度日,谁知却遭遇未婚妻的逼婚。楚辞满脸懵逼,望着天仙般的未婚妻,无奈的说道我知道我长的帅,但我真不靠脸吃饭,你换个靠脸吃饭的祸害成吗?形形色色的美女不断涌入楚辞的生活,使得楚辞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破,他的身份也开始慢慢显露...
富二代,高富帅,变态特种兵,被甩了,很伤心。出国留学,意外爆红网络。星探来找,签合约,练习出道。然后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一切看似意外,其实早已命中注定分享书籍韩流明星作者留口东坡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韩流明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依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生逢乱世,异族入侵,且看大明最后一个进士如果力挽狂澜,拯救最后的汉人传承。...
那一年李自成得意洋洋,直捣黄龙那一年多尔衮蓄势待发,跃马中原那一年明朝的官员糊里糊涂,不知前途那一年历史的长河多了一个卑微的生命不甘当奴才的人们,发出了怒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