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诸葛亮与群臣再次叩拜,朗声道:“王上天命所归,众望所至,此乃大忠大义之举,何来不义之说?恳请王上即刻还宫,臣等立刻着手准备登基大典,筑造祭坛,择选吉日,昭告天下,以正视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当即,众官簇拥着刘备返回皇宫。
诸葛亮立刻任命博士许慈、谏议大夫孟光为掌礼使,负责筹备登基大典的一切事宜。
于成都城南的武担山之阳,依照古制,修筑起一座巍峨壮丽的九层祭天高坛,坛分三层,暗合“天地人三才之数”
。
一切准备停当。
章武元年四月丙午,吉日良辰已到。
蜀中大小文武官僚,皆身着崭新的朝服,仪仗鲜明,旌旗蔽日,在成都城内排列成整齐的队伍。
銮驾齐备,鼓乐喧天,气氛庄严肃穆。
汉中王刘备在群臣的簇拥之下,乘坐六马金根之车,缓缓驶向武担山受禅坛。
祭坛之上,香烟缭绕,旌旗招展。
谯周身为太常,立于坛上,高声朗读早已拟好的《即皇帝位登坛告天文》:
“惟建安二十六年(曹魏已改元黄初,然蜀汉不认)四月丙午朔,越十二日丁巳,大汉皇帝备,诚惶诚恐,昭告于皇天后土曰:我大汉承天受命,拥有天下,‘国运龙脉’本应历数无疆。
然,曩者外戚王莽篡逆,致使‘炎汉正朔’一度中断。
幸赖光武皇帝,天纵神武,龙兴南阳,震怒而兴师讨逆,诛灭王莽,社稷方得复存,‘汉道’得以中兴!
……”
“……今有国贼曹操,拥兵自重,残害忠良,戮杀先后,其罪恶滔天,‘篡逆之煞’弥天漫地!
其子曹丕,更是变本加厉,凶残暴虐,竟敢公然窃据汉家神器,废黜天子,自立为帝!
此等行径,人神共愤,天地不容!
……”
“……当此‘汉祀倾颓’,‘龙脉将断’之危急时刻,臣等蜀中将士,以及天下万民,皆以为汉室宗庙不可无人承祀,大汉‘正朔龙气’不可就此断绝。
臣刘备身为孝景皇帝玄孙,高祖血脉后裔,理当挺身而出,继承二祖(高祖、光武)之遗志,延续汉家‘一线香火’,躬行天罚,剿灭国贼,重振‘炎汉天声’!
……”
“……然臣刘备自知德薄能鲜,‘气运’浅薄,不足以肩负此等匡扶社稷之重任,故诚惶诚恐,数次退让。
然遍询国中庶民之‘心意’,外及四方藩属遐荒之君长,皆异口同声,咸曰:天命不可以违抗,祖宗基业不可以长久虚悬,四海万方不可以无真主!
天下臣民之殷切期望,尽皆系于刘备一人之身!
……”
“……臣刘备敬畏煌煌上天之明命,又深恐高祖、光武二帝之赫赫功业,将坠落于尘埃,毁于一旦。
故谨择此黄道吉日,恭登祭坛,昭告天地神明,接受传国皇帝玺绶,抚临四海万民,以继大汉之正统,以安天下之‘骚动之气’!
惟愿皇天后土、列祖列宗在天之灵,佑我大汉,永享国祚,‘国运龙脉’,万世绵长!
伏惟!
尚飨!”
读罢祭文,鼓乐齐鸣,万民欢呼。
诸葛亮率领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捧着早已仿制的传国玉玺,以及象征皇权的冕服、天子剑等物,缓步登上祭坛,呈送给刘备。
汉中王刘备接过玉玺,捧在手中,心中却是百感交集。
他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以及那些充满期盼与狂热的眼神,再次推辞道:“备德行浅薄,无经天纬地之才,实不敢受此大任,污此神器!
恳请诸位另择贤能,以安社稷,以慰民望!”
其言语中,既有真情流露的“谦逊之意”
,亦有对前途未卜的“忧虑之情”
挽救千万黎民百姓,保卫世界和平。他穿越千年,来到蒙古崛起之际,成为成吉思汗的宿敌。这才发现这传说中的绝代君王,凶狠残忍,杀人如麻。为了阻止这个大魔王横越亚...
一场阴谋根植于心底,成了他唯一向前的动力。机缘巧合成为神机府的一名捕快,杜峰踏上了征程,破案只为成长踏入绝巅,一个个案件被破一桩巨大的阴谋渐渐浮现,执掌神机,一览众山小,是放弃还是主掌?一切尽在神捕天下中...
重生八零于娇倩还来不及将前世的渣男白莲花都解决身边就出现了一个帅气的兵哥哥好吧,出现的早没问题反正总是要到碗里来的ps有完本签约作品良田农女宠妃养成录大家可以放心跳坑...
天地生咒印,化而可行之。咒印相合,可行搬山倒海之举,可行隔空杀人之术。更有能者,上可裂天穹,下可煮沧海。一个魔道头目到仙派大弟子,顾非终究有了属于他的咒印术。...
拥有千万平方公里余的土地四万万的人口几百万的军队,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苦战八年,军民死伤两千多万,最后却只换来一场不尴不尬的胜利外蒙没了,合理的战争赔偿放弃了,民生更加凋零中日之间的实力差距真有这么明显吗?或者,这就是中国作为战胜国唯一的结局吗?如果你我有幸经历这场战事,能不能让中国摆脱这尴尬的命运?...
猩红的酒水灌入她的口中,从和那个魔鬼签订协议开始,那个曾经自带光环的伊家大小姐开始变得不同,外表风光无限,可是他的一句话就能让她家破人亡,她不得不留在他的身边,受尽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