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白若水扭头看向堂上的照片,照片上的小玲竟然也看着白若水,白若水并不惧怕只是冲着照片上的小玲微微笑了起来,这个动作看的房间中的几人都忍不住哆嗦了一下,表情惊异地瞧着白若水。
小玲父母的表情顿时有些犹豫,高原还想再劝,但是小玲的妈却看向白若水道:“大师,如果你有真本事的,就让我看看闺女到底是怎么回事吧,虽然警方说闺女是自杀,可是我心里总觉得不踏实,蹊跷的紧。”
白若水点了点头,她走到了遗照旁边,伸手握住了相框,她扭头看向小玲的妈:“不介意我借你女儿遗照一用吧?”
小玲的妈摇了摇头。
白若水取下遗照,来到了小玲的卧室中:“她在哪儿死的?”
小玲的妈红着眼指了指床,白若水点了点头将遗照放在了床上。
她环顾四周,发现这个房间要比其他房间暗上许多,墙壁上还沾着不少可疑的红点,床上也散发着一股发霉的臭味,这个屋里依旧残留着小玲死前的怨气和痛苦。
小玲的家人还有林子峰都围了过来,所有人都不敢出声,只是安静地看着白若水。
白若水从腰包中取出两只白烛,又问小玲的妈妈要了生辰八字,她将白烛立在遗照前,点燃了白烛,又将生辰八字写在黄符上烧了,烧成的灰洒在了照片下,又让小玲的妈妈将血涂抹在照片上。
明明是大白天,可是白若水做了这些之后,房间陡然暗了下来,一股无名阴风凭空刮过,刮的屋里的人通通打了个哆嗦,就连之前面露狐疑的高原,也露出了惊疑不定的表情,所有人都不自觉地靠近了白若水,唯有跟在白若水身后才能感觉到安全。
白若水将小玲妈妈的血涂抹在照片上后,相框像之前那般泛起涟漪,涟漪越来越大,最后小玲的照片消失不见,相框后变成了一片漆黑,仿佛连接着另一个世界的入口一般。
“海城高玲,卒年十七,上汇区人,听我召唤,速来,速来!”
随着白若水话音慢慢变得悠长,屋里的人只觉得房间的温度陡然下降,仿佛瞬间从夏日到了寒冬,而屋外的太阳也莫名黯淡下来,仿佛染了血一样投射进来。
在这一片血色之中,照片里的黑暗越来越浓郁,黑暗还在不停地翻腾着,似乎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钻出来。
就在所有人安静屏气凝神的时候,相框里突然钻出来一张惨白阴冷的脸,正是高玲的脸,此时高玲表情无比痛苦狰狞,仿佛想要从照片中爬出来似得。
林子峰顿时惊呼一声,害怕地后退了半步,而高玲的家人却忍不住上前一步,高玲的妈更是痛哭道:“闺女,我的闺女哎,你到底是怎么了,你受了什么罪跟妈说,也跟大师说清楚啊。”
高玲痛苦地张开嘴,然而她没有说出话,只是发出刺耳尖锐的惨叫声。
白若水皱眉看向相框中的高玲,眼见高玲就要挣开相框爬出来,她双指一并,以指代剑划向相框中明显已经化成厉鬼的高玲。
高玲被白若水的灵气所伤,顿时捂着脸惨叫起来,身上也冒出了浓密的黑烟,她怨恨地瞪向白若水,张嘴朝白若水咆哮起来。
白若水双手结印,手速极快地喃喃念过什么,一条红绳从她腰包中飞出,直接将相框圈在了里面,瞧上去普普通通的红绳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力量,竟然将想要爬出来的高玲拦在了里面,高玲只能痛苦地嚎叫着却根本无法越过红绳。
白若水见红绳拦住高玲,她想了想直接伸手按在了高玲额头上,一蓬黑色烟雾炸开,高玲惨白的脸消散在相框后,接着相框再次翻滚了起来,竟然如同电视一样展现出众人意想不到的画面来,只是这幅画面却是无声的黑白色。
画面之中的高玲躺在床上,似乎是在疑惑自己为什么从学校回到了家中。
然而过一会儿她似乎想到了什么,脸上的表情瞬间变得无比苍白,眼中是一种仓皇无措的恐惧,仿佛有什么恐怖无比的事情要降临在她头上,让她无处躲藏一般。
接下来高玲就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只要有一丁点动静就能让她整个人崩溃,就好像高玲早已经预料到了这一天的到来。
在这片浩瀚无际的大地上,一直流传有关圣者的传说。这里种族林立,强者一念之间乱天动地,一怒之间流血漂橹。群雄并起,诸王争霸,且看一个巫族少年从大荒走出,书写...
本部书厚积薄发,越是向后的章节越是精彩,亦越显笔者功力!作品采用复古派结合现代的表达方式,叙述了主人公顾子瑶从少年步入道界,直至渡劫期,经历的一系列世间万象修真历程及世事无常。在感官及内心活动中浓墨重彩的描绘了一段饱经历练坎坷,史诗般的修真史...
回到都市的楚辞本欲平凡度日,谁知却遭遇未婚妻的逼婚。楚辞满脸懵逼,望着天仙般的未婚妻,无奈的说道我知道我长的帅,但我真不靠脸吃饭,你换个靠脸吃饭的祸害成吗?形形色色的美女不断涌入楚辞的生活,使得楚辞平静的生活彻底被打破,他的身份也开始慢慢显露...
富二代,高富帅,变态特种兵,被甩了,很伤心。出国留学,意外爆红网络。星探来找,签合约,练习出道。然后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一切看似意外,其实早已命中注定分享书籍韩流明星作者留口东坡肉各位书友要是觉得韩流明星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
文化是什么,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依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血脉。生逢乱世,异族入侵,且看大明最后一个进士如果力挽狂澜,拯救最后的汉人传承。...
那一年李自成得意洋洋,直捣黄龙那一年多尔衮蓄势待发,跃马中原那一年明朝的官员糊里糊涂,不知前途那一年历史的长河多了一个卑微的生命不甘当奴才的人们,发出了怒吼驱逐鞑虏,恢复中华!...